新聞動態
行業趨勢|BIM技術將如何助力項目精細化管理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動態 >行業趨勢|BIM技術將如何助力項目精細化管理

行業趨勢|BIM技術將如何助力項目精細化管理

時間:2023-09-22    訪問量:222

隨著市場經濟需求擴大,工程項目的開工數量迅猛增長,項目所必的人、機、料、法、環等核心要素也緊隨時代脈搏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表現為人口老齡化、疫情下的流動性限製等)。

同時,建設項目參與方多、工藝複雜、過程交互信息量大、人工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給施工項目管理帶來巨大挑戰。


傳統的以人為本、經驗引導、模糊預測的施工管理方式下,已無法滿足現階段“向管理要效益”的需求。如何麵對新形勢,提升建築行業生產力,實現項目在生產施工階段的降本增效,成為擺在從業者麵前的緊迫問題。


因此,探索項目精細化管理模式是施工企業提高企業利潤率,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方法和必經之路。


隨著項目BIM技術應用的普遍化,BIM技術在不同階段不同管理領域的應用點逐步聯成線與麵施工業務管理的高質量需求越發明顯,整體管理呈現出緊密與精細的特點,利用BIM模型的諸多特性能夠實現與業務緊密結合,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精細化管理是項目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建築行業的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可以借鑒製造行業的成熟經驗,尤其是精益生產理論此理論的核心是,在項目交付過程中,以價值流為中心,運用專業的技術和方法,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浪費最小化。精益生產理論在汽車、飛機等製造過程中,發揮了深遠的影響。


那麽,回到建築業,每一個建築物都是獨特的,這給精細化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但是,我們發現,如果將每個建築進行細化拆解,解構到具體構件(如牆梁板柱)、具體工序(如鋼筋綁紮、模板支護、混凝土澆築),又是可以具備管理共性的。通過具象到不同層級的標準化管理共性抽提,並結合BIM技術,現場精細化管理能力將大幅提升。


表現在如下三個層麵:推動變拉動、縮短生產周期、減少浪費。


項目的精細化管理主要體現在: 


(1)精細化的策劃

精細化的策劃是指項目所製定的目標和計劃都是有依據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和可檢查的。


這個策劃不單單指的是開工前一次性的,要在過程中不斷的校核,讓管理過程結果無限的接近於目標。所以精細化策劃最大的支撐在於全過程的數據信息調用支撐。


(2)標準化的實施

標準化的實施是結合施工操作規程、工藝流程、工序特點在進行施工段或施工構件交付時,標準化執行每一個作業麵、每一構件、每一個工序的實施動作,從而讓項目的基礎管理運作更加正規化、規範化和標準化。


(3)閉環式的控製

閉環式的控製要求項目業務的運作,實現從計劃、執行、校核到改進的閉環管理。控製好了這個過程,就可以持續的優化管理行為,減少項目管理業務運作失誤,杜絕部分管理漏洞,在變化的環境中持續實現項目的高質量運作。


(4)構件級的核算

構件級的核算要求項目嚴控每一個工程構件的交付標準,在準確計算構件工程量的基礎上,明確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維度的管理動作和量化考核標準。對工程施工的每一個可度量的構件進行工程量對比和核算分析。通過核算分析去發現管理中的漏洞,及時糾偏,減少項目利潤的流失。


(5)指標化的分析

指標化的分析是項目科學決策的重要方式之一。當前項目通過各種信息化係統,已經積累了海量管理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類、整合,在不同業務領域結合管理訴求和工程特征,形成本項目一項業務不同過程的,企業間同類項目相關業務的指標對比、積累,將對於施工企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BIM是實現精細化管理中的關鍵技術


BIM技術具有三維可視化、可模擬性、構件級信息組織、信息集成性等特性可支撐精細化項目管理的管控需求。


BIM的典型特性詳述如下: 


(1)可視化

通過BIM可視化特性實現二維變三維的模型轉換,所見即所得,直觀清晰的表達設計意圖,快速準確理解施工難點及節點做法,搭積木式的進行構件拆分組合,實現虛實結合的擬建與已施工建築對比分析,在設計、策劃、施工、交付等多個階段通過可視化無障礙交流,便於構件級精細度的管控。


(2)可模擬性

可模擬性即通過BIM技術賦予虛擬建築實體大量的建築信息,例如幾何信息、管理信息、時間信息、技術信息、成本信息等,針對生產組織、進度優化、技術深化、構件加工、方案比選、成本控製等方麵進行施工模擬策劃分析,例如施工組織5D模擬、施工方案模擬與優化、工程量自動計算、施工工藝衝突、工序工藝節點深化模擬以及設備的運行模擬等模擬工作。


(3)構件級信息組織

BIM技術天然具有構件級建模的特點,便於將各類工程信息進行更精細化的關聯,甚至達到圖元構件級別。利用構件級的信息統一和關聯特點,讓每一個構件關聯相關管理領域的數據信息滿足全過程多維度的管理需求。


(4)模型信息集成性

模型信息集成性體現在BIM技術可支撐工程模型的全專業信息,並承載、集成全領域(施工工序、進度、技術、質量、安全、成本等管理領域以及人力、機械、材料資源等施工信息)管理信息,形成全周期工程信息描述,達到全覆蓋、全承載水平。


BIM技術集成性完美的綜合了擬建建築物的所有信息,可隨時隨地通過不同端口方式調用信息。通過BIM技術的顯著特性,結合精細化管理業務的需求,可以在整個建造周期滿足與支撐精細管理模式。


在投標策劃階段通過建立構件級模型,可按照施工組織思路,在不同領域不同工作點進行模擬優化必選,確定主要方案後直接自動計算實體與非實體的工程量,迅速組價支撐投標決策、施工組織設計、成本目標拆解、計劃製定等工作、工作思路交底等工作。


在施工階段通過模型的構件拆解與組合建模,按照施工順序、交叉作業原則、工序工藝特點、流水段劃分等維度,建立體係化任務分配方式,讓模型構件關聯方案模擬、工序動畫、技術交底、驗收知識庫、洽商變更、質量安全製度要點、材料信息、勞動力需求量與工效、工程量等大量信息;


再利用模型集成性的輕量化應用特性,讓不同的管理者與參與者,在正確的任務時間,可視化的查閱調用,多端口方式的跟蹤記錄反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不同管理領域的各管理者通過模型集成信息的查閱與集成工作流程的流轉,增強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工作協同性;


而項目決策者通過模型多層級可視化信息的展現,對項目管理實施的即時監察數據掌控和了解、追溯管理人員的執行力等數據,科學評價、糾偏項目管理動作,精細化分析項目的數據,係統性的思考,科學準確的進行決策與調整,實現項目精細化管理。


通過以上幾點BIM技術特性與業務結合的梳理,結合全國建築業大量的工程施工實踐證明,可以看出BIM是實現精細化管理中的關鍵技術



實現精細化管理所需的核心BIM能力


在BIM技術帶來的各項新能力中,基於BIM技術的施工算量能力和基於BIM的施工作業標準化能力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技術。


01

基於BIM技術的施工算量能力

在施工管理全周期過程中,工程量是貫穿整個流程的主線,從投標中標、施工目標製定、施工過程管控到最後結算,都需要工程量的不間斷調用和對比分析,才能精確地指導施工以及達到經營管控目標。


而在整個過程中,因為投標的策略性及報價核量、目標成本測算、施工工序工藝拆分與成本核算、實際進料量與使用量、過程統計等多個維度、計算方法、劃分方式等因素不得統一,產生了大量的斷點與轉換。使得我們在建造過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反複計算換算和統計,造成了工作係統性分離與傳遞過程性錯誤。很難達到用計劃有效指導施工的目的。


工程量的指導意義在於以實體擬建建築物為對象,通過精準的量化數據,實現從虛擬建造到現實量化管控的打通,動態進行資源的有效管理。


而如何將預算工程量更廣泛應用到施工過程管理的方方麵麵,是困擾行業多年的重要問題。招投標階段通過構建商務模型,產生了大量的模型預算量數據,反的是造價成本科目的數據維度,其中包含模型信息,工程量信息,構件屬性等業務信息。


雖然這些數據是不變的,但與建造過程中對工程量的使用方法並不統一,需要將這些信息,按照施工過程維度進行重新組織,匯總計算,按施工材料、施工工序工藝、施工方法、施工流水或構件等維度進行工程量計算轉換,以符合企業自身建造成本的計算邏輯。這樣就可以產生出符合施工過程管理應用需求的工程量數據,構建起項目的施工算量能力。


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下,每一個施工過程在模型上均是可以被拆分統一和被度量的,因此需要BIM模型承載和交互轉換大量的工程量數據,而BIM技術的特性正好可以滿足這個需求,基於BIM技術施工算量能力的全過程應用需求應運而生


基於BIM技術施工算量能力定義為在工程項目建造過程中,通過BIM模型附加結構化的施工工程量等信息,並進行工程施工組織結構分解,為工程項目的技術、商務和生產等部門提供符合施工建造過程的工程量信息。為項目計劃和管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而基於BIM技術施工算量能力全過程應用必須解決傳統管理中存在的以下問題:


(1)預算量規則與施工量規則有出入(如底板導牆、剪力牆施工縫低於板底標高等工序工藝差別,二次結構量需換算行業材料規格折算等),如下表所示。

預算量規則與施工量規則對比


(2)工程量數據未協同起來現場管理人員需要頻繁找預算員提量、要量、核量,且不能直接應用多作為參考,無法隨時隨地獲得工程量數據;


(3)工程量的換算難、調用難、準確度低從而導致在造價、施工等不同維度,在生產領域、技術領域、材料領域、商務領域等各領域的應用中,效果一般。


針對施工現場高頻的分段提量、預算量到材料量的轉換需求,基於BIM技術的工程量全過程應用能力可以在模型上快速、準確、靈活地通過劃分施工段框圖提量,最終支撐項目部材料采購,分包結算,過程量控等管理環節。


基於BIM技術施工算量能力,可以在每周進度計劃量、計劃資源量、工程量分配、作業麵工效統計、過程量控(限額領料、盤點)、多維度算量對比、成本核算分析等方麵發揮作用。下麵以鋼筋分項工程管理為例,介紹基於BIM技術施工算量能力在精細化管理中的作用。


.鋼筋量控細化方向


  • 1)商務挖潛:(結算量-預算量)/結算量>X%;

  • 2)方案挖潛:技術優化節約鋼筋量/預算量>X%;

  • 3)施工挖潛:(優化後預算量-翻樣量)/優化後預算量>X%;
    4)管理節流:(實際進場量-翻樣量)/翻樣量<X%;


Ⅱ. 鋼筋量控具體例子


施工前根據中標工程量將初期鋼筋盈餘責任目標定為10%, 按係統分解給各業務部門:


  • 1)商務部:(結算量-預算量)/結算量>4%;(商務潛力為深挖合同)

  • 2)技術部:技術優化節約鋼筋量/預算量>3%;

  • 3)工程部:(優化後預算量 - 翻樣量)/優化後預算量>3%;

  • 4)商務部: 出圖後半個月內完成整體預算量的計算工作,整體預算編製過程中應提前 15 天完成擬施工部位預算工程量;(對比傳統管理應快速完成,一方麵它影響預算量的鎖定,另一方麵可以減輕由於“暫定價”支付而造成的資金緊張)

  • 5)工程部:(實際進場量-翻樣量)/翻樣量<1%;

  • 6)物資部:現場稱重係統采購、使用、維護、數據收集、分析,確保實際收貨量不小於實際進場量。


以上業務例證可以看出傳統業務工作與基於BIM技術施工算量能力全過程應用對於鋼筋管理上的應用差別。因此,基於BIM技術施工算量能力是實現精細化管理所需的核心BIM能力之一


02

基於BIM的施工作業標準化能力

基於BIM的施工作業標準化,經過近些年不斷與國內施工企業進行交流、實踐探索,在計劃管控、資源管控等方麵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


基於BIM的施工作業標準化,對於現場施工的改變,可以歸納為四個步驟(如下圖所示):

BIM的施工作業標準化步驟


上圖中,作業標準化能力是基礎,包括:數據基礎標準、應用標準、管理標準。每類標準又包括很多細分標準。數據基礎標準是為了定義基礎數據結構,包括人機料法環等標準格式、BIM構件及屬性定義等;應用標準是為了支持現場施工,包括工藝工法標準、計劃模板、方案模板、質量驗收標準等;管理標準是為了支持施工企業的管理動作,包括組織標準、崗位職責、考核標準等。


作業標準化是建立在上述標準化能力之上的。通過作業標準化能夠實現進度為主線的高效率協同作業,並且這些作業是可度量、可優化的。所有管理動作都是圍繞進度展開,包括各參與方的協同、總包各部門的日常工作、分包各作業麵的施工。其背後又涉及到各類資源的提前準備。


在諸多的準備工作中,基於標準化作業包,形成的進度計劃模板(含工序級計劃、裏程碑管控要素)至關重要,越來越多的國內施工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並且開始積極實踐。


進度管控方麵以某項目為進度管理對象,通過編製作業級的總、月、周計劃,實現層層遞進,上級監控裏程碑,下級根據末位計劃內容進行標準作業的跟蹤執行。同時,在計劃上能夠自動提取BIM工程量信息,用以進行提前資源準備。


資源管控方麵通過提取BIM施工算量數據,能夠按照不同部位的作業內容,輸出對應的材料計劃工程量信息,再結合現場物聯網設備采集的實際進場材料量信息,形成材料部位節超分析結果。原來每月一次的統計節超工作,在BIM+物聯網設備的共同作用下,實現了每日分析,並可實時預警材料超耗和未按期進場等情況。


場內物資的精細化管理方麵以鋼筋加工和模架周轉為例,結合專業BIM軟件的鋼筋翻樣和模架計算能力,以及具體鋼筋綁紮、模架安拆的作業時間,能夠實現精確到天的場內不同作業區域之間的材料運輸和周轉,從而減少材料閑置造成的成本浪費。


綜上所述基於BIM技術的現場精細化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建築施工行業從傳統粗放式管理,向標準化、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變當然,也需要在BIM技術如何能實現設計、施工、運維打通,標準化作業內容等方麵與國內建築企業,上下遊參建單位進行有效協作,並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探索方式方法。

來源 | 北洋BIM

  • 泰豪集團
  • 助建寶係統
  • 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
  •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友情鏈接

九游会集团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南昌市高新紫陽大道3088號(泰豪科技廣場)B棟21樓
郵編:330096
電話:0791-88333598
郵箱:ztha@tellhow.com
贛公網安備 36010902000557號